請大家耐心看完並多轉寄

祝福大家都平安健康 紅玫瑰

 

腸病毒殺7童192重症 下週最高峰5縣市9鄉鎮列危險警戒

2008/06/15 12:34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

 


腸病毒截至目前為止,已經造成7位幼童死亡,全台重症病例也達192例,預估下週將進入流行最高峰,疾管局針對全台包括高雄縣市、台南縣市以及屏東縣加強防疫宣導,另外還有9個鄉鎮因為超過4例重症病例,也被列入警戒區,疾管局強調防腸毒不分區域,全民都要總動員。

腸病毒疫情拉警報,疾管局預估下個禮拜將是流行最高峰。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特別提醒民眾,「下週最高峰...,大家小心!」

 

台北市6月13日出現首例重症病例後,全台已經有19個縣市有重症的紀錄,面對即將來臨的高峰期,疾管局對5個縣市9個鄉鎮發出危險警戒。包括疫情最嚴重的高雄縣、台南縣、彰化縣、台南市、屏東縣,另外疾管局也對超過4例重症病例的鄉鎮發出警告,其中包括高達9例的台南市安南區、彰化南西北區、台南永康、高雄鳳山、台中烏日、台中西屯、彰化和美、高雄路竹以及屏東東港鎮。

 

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,「不管是不是警戒區...,都要...嚴防。」

 

疾管局強調,大人也有可能感染後傳給幼童,除了平時多洗手,盡量不要讓幼童把玩具放在嘴裡,有症狀出現時就要隔離,嘔吐時要特別注意,不定期用漂白水消毒。這些小細節,都能有效對抗腸病毒

 

 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 

 

腸毒防疫總動員 含酒精免水清潔用品洗手效果不如肥皂佳

 

更新日期:2008/06/15 18:20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

 

腸病毒重症個案不斷累積,要預防腸病毒不只要勤洗手,還要洗的正確,有民眾出門在外會使用酒精消毒,或是含有酒精的免水洗清潔用品洗手,但由於腸病毒的結構很難被酒精破壞,防疫效果反而沒有用傳統的肥皂洗手來的好。

 

勤洗手預防腸病毒,不過出門在外洗手不不方便,標榜免水的乾洗手產品現在成為熱門產品。只是看看,市售免水洗清潔用品裡頭的成分,絕大部份都含有酒精,偏偏腸病毒的結構,酒精很難破壞,去污殺菌效果還不如肥皂。

 

除了效果沒肥皂好,嬰幼兒的皮膚比較敏感,部份乾洗手產品恐怕過度刺激反而造成傷害。除了勤洗手,也可以把漂白水稀釋一百倍,也就是半個瓶蓋的漂白水,加進1.25公升的水來擦拭傢俱,預防病毒殘留。

 

醫師建議,免水洗清潔用品只能當肥皂的替代品,不能完全取代肥皂,預防腸病毒還是用肥皂和乾淨的水洗手最有效。

 

(反正多洗手就對了)

 

 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

今年腸病毒重症前兆不一定有水泡 病童常先嘔吐

 

更新日期:2008/06/14 14:00

 

腸病毒疫情嚴峻,不只是要注意孩子是否有手足口症、水泡等典型腸病毒症狀,更要小心今年腸病毒重症前兆的症狀表現,依據臨床醫師觀察,今年的腸病毒重症兒,在重症前,比較容易出現「嘔吐、低溫燒 (38℃)以及頻繁的肌肉抽搐」,甚至可能已經送進加護病房,手足口症才表現出來,呼籲家長與基層醫師,即使症狀不典型,也要提高警覺。(徐韻翔報導)

 

腸病毒疫情居高不下,國內已經有七位幼童因而喪生,家長學校都小心翼翼,就怕幼兒敵不過腸病毒的侵襲。南部地區腸病毒疫情最為嚴峻,收治多名腸病毒重症的高雄長庚醫院小兒內科主任黃高彬觀察到,今年腸病毒重症的前趨症狀比較特別,當病童出現明顯嘔吐、肌肉抽搐樣特別頻繁、以及低溫燒 (38℃)等症狀,容易是演變成腸病毒重症的前兆,一定要非常警覺,小朋友的病情可能會開始有變化。

 

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舉出,目前還住在加護病房病症最為嚴重的一位重症幼童,前驅症狀也是如此,一開始是嚴重嘔吐與發燒,並沒有手足口症,甚至一開始還被帶去看腸胃科診斷為腸胃炎,後來轉入加護病房第三天後,口腔才出現水泡,在加護病房時曾經裝置過葉克膜,現在雖已拔除,但孩子還是意識不清。

 

醫師表示,雖然目前腸病毒沒有特效藥,但及早發現,把握黃金治療期,給予支持性療法,適時插管,就能為病童多爭取一線生機。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也呼籲,五歲以下嬰幼兒如果出現高燒不退、嘔吐、肢體麻痺或無力以及意識不清、嗜睡、肌躍症、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,都可能是腸病毒重症前兆,應儘速送往醫學中心。

 

 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


腸病毒 防疫升高強制停課加重罰

 

更新日期:2008/06/13 09:30 【中國時報 黃天如、林志成台北報導】

 

 腸病毒疫情嚴峻,為遏阻傳染蔓延,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昨天採取進一步措施,發文各縣市,即日起幼稚園、托兒所及國小一、二年級學童,只要一周內同班有兩名(含)學童經醫師診斷為手足口症或皰疹性咽峽炎,即強制要求停課十天,違者最重可處卅萬元。

 

 疾管局發言人周志浩表示,連同昨天新增兩例腸病毒重症,今年腸病毒重症病例累計已達一八三例,造成六童死亡。預估整體疫情於六月底達到最高峰,推估至八月底重症人數將達三四○人、全年四五○人左右。

 

 命令立即生效 違者最高罰卅萬

 

 由於疫情嚴峻,經請示防疫指揮官衛生署長林芳郁後,疾管局昨天已發文各縣市政府,依《傳染病防治法》授權,即日起將「建議」學校因腸病毒停課的標準改為「強制」,以提高防疫層級。

 

 周志浩說,上述行政命令即日起生效,凡已達強制停課標準的幼稚園、托兒所及國小(一、二年級),若故意隱匿疫情或該停不停,將處校方三千元至一萬五千元罰鍰;經衛生單位要求停課仍不停課者,重罰六萬至卅萬元。

 

 同班一周內兩例 一律停課十天

 

 他建議,幼兒機構及國小低年級教師應特別注意學童身體狀況,如果每天逐一為整班學童量測體溫有困難,必要時可摸摸小朋友的額頭。若發現溫度可能達到卅八度半,且手掌、足部出現紅疹、小水泡,即應通知家長帶小朋友就醫。

 

 據指出,今年至今曾因腸病毒停課的班級已累計達四四九班,目前仍停課中班級九十六班。

 

 教育部表示會全力配合。教育部體育司長簡明忠表示,過去國小低年級及幼稚園班級一般做法是,一周有兩個腸病毒案例時,停課一至兩星期;今天開始,只要同一班級一周內有兩名以上幼童經醫師診斷患有手足口病,或疑似腸病毒感染時,不論重症與否,該班級就應停課十天。


 


 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